成都博物馆


        初抵成都,我们因为长途旅行的疲惫而选择了成都博物馆作为我们的第一站。这座博物馆承载着成都悠久的历史,自先秦时期延续至近代,生动地展示了这座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然而,对于缺乏相关文化积淀的游客来说,理解和感受这些文物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并非易事,往往只能如走马观花般地匆匆浏览。

        博物馆的一楼是名为“风华万象”的艺术展览区,需要额外支付100元门票。这里陈列着20世纪的珠宝工艺精品。尽管我对这些珠宝背后的时代背景与赋予的意义知之甚少,但仅凭眼见,就已被那些琳琅满目的宝石和巧夺天工的设计所深深震撼。每一件工艺品仿佛都在低语着过去的辉煌历史,让人不禁驻足欣赏,细细品味它们的美与价值。


武侯祠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丞相,毕竟足智多谋又博学多才的丞相有谁不爱呢?初出茅庐便献计火烧博望坡,大破十万魏军,成功奠定军中威信;而后赤壁之战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的一系列锦囊妙计更是将局面引向了高潮,将天下一分为三,至此三足鼎立。晚年面对司马懿二十万大军,而自己仅有一万兵力的情况下仍能气定神闲,大开城门,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空城计。

        然而长大后,更多的历史学习让我意识到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都是虚构的。博望坡一战是刘备主导的,那时候诸葛亮甚至都没有出山;上述提到赤壁之战的一系列计谋也全是虚构的,孙刘联盟也并非诸葛亮一手促成,那时刘备被曹操追得抛妻弃子,一穷二白,连个正儿八经的根据地都没有。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背书,就算是诸葛亮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城计也并非诸葛亮所使,原型是汉中之战时赵云对曹军使用的空营计。种种认知让我对诸葛亮逐渐感到失望,心中那个无所不能的形象开始动摇。

        直到后来,当我开始更加全面地了解诸葛亮的时候,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才逐渐从一个被戏剧化的智者转变为一个真正为国为民考虑的蜀汉丞相。历史上,丞相可以说得上是全才,军事谋略甚至不能说是他的长处,丞相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治国理政的能力。政治上,丞相推行屯田制,不仅解决了军粮的供应问题,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经济上,丞相大力发展农业和水利,不仅推广高效的农业工具和种植技术,还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这些措施直接提高了蜀国的农业产量,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基础。此外,丞相还设计发明了木牛流马等器械,用于运输辎重粮草,极大地改善了军队的后勤补给。

        丞相27岁初出茅庐,54岁病逝五丈原。只为报答先主的三顾之恩,就将后半生都投入到汉室复兴上。因此每每听到三国杀的那句“半生韶华付社稷,一枕清梦压星河”,总是会不由得为丞相感到惋惜。自从刘备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再到白帝城托孤,留给丞相的只有一堆烂摊子,兴复汉室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天堑了。但就像出师表里所说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我们丞相从来不打顺风局的,不是吗?而后丞相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可惜留给丞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三国志中记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交由丞相来定断,这也导致了丞相积劳成疾,最终病逝在五丈原,至此蜀汉的终局已定。

        虽说我们参观的是武侯祠,但入口大门的牌匾上却赫然显现“汉昭烈庙”四个大字。相传是明代朱元璋之子朱椿途径成都时,发现前来祭拜诸葛亮的人络绎不绝,而一旁的汉昭烈庙则显得有些有些冷清,不符合君尊臣卑的思想,便废弃了惠陵旁的武侯祠,重修汉昭烈庙,并将诸葛亮的塑像塑入汉昭烈庙内,实行“君臣同祀”的格局。

        刘备殿前,两条长廊静静延伸,分别是文臣廊和武将廊。廊中塑像共二十八尊,文臣十四,武将十四。每一尊塑像皆为清代戏曲的装扮,三络长须,慈眉善目,姿态各异但神情一致,仿佛在诉说着忠义的传说。能入列此处者,必是忠义当先,贯穿始终。傅肜在夷陵大败后为刘备殿后而死,他的名字列入文臣廊中。而其子傅佥,在钟会灭蜀一战中誓死不降,力战而亡,被列入武将廊。父子二人皆为国捐躯,无愧于忠义二字。殿前的墙壁上,有一块《出师表》的碑文,那是岳飞亲手所书。时隔九年,当我再次站在这座殿堂前,凝视着碑文,心中涌起了无限感慨。如今的我,已不再是初中那个被语文老师强制背诵的小孩,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出师表》字里行间那份沉重的情感和深远的智慧。《出师表》是诸葛亮在蜀汉后主刘禅即位之初,北伐曹魏时所写的奏章。诸葛亮的语调诚挚而恳切,首先回顾了刘备的知遇之恩。表中是这样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深知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誓死效忠蜀汉。他的言辞中满是对蜀汉未来的深切期望和无尽忧虑,仿佛预见了未来的艰难困苦。丞相在表中还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他强调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重要性。这些建议不仅仅是治国之道,更是他对刘禅寄予的深切厚望。丞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尽一份力。

        站在刘备殿前,凝视着墙上的《出师表》碑文,仿佛能够感受到丞相那颗忠诚的心和无尽的忧虑。这不仅是一份奏章,更是一位忠臣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告白。不知怎的,脑中突然浮现三国杀中的那句台词:“繁星四百八十万,颗颗鉴照老臣心”。在这座殿堂中,文臣廊和武将廊里的每一尊塑像,都在默默地诉说着一个个忠义的故事。他们的忠诚和智慧,与诸葛亮的精神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这座殿堂的不朽灵魂。

        跨入刘备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位于正中间的刘备像。他身着龙袍,长着标志性的大耳,慈眉善目地看着前方来访的游客,颇有一股仁德之君的感觉。刘备右侧是其孙北地王刘谌的塑像。在邓艾奇袭蜀汉之际,举国上下毫无战意,举国上下弥漫着投降的气息,只有刘谌坚决反对投降,认为世上没有亡国的君主。但刘禅不听其言,仍然选择向魏国投降。刘谌顿感无望,便带着他的妻子儿女来到了汉昭烈庙痛哭流涕,随后先将妻子儿女杀死,再自杀殉国。相比之下,刘谌的父亲刘禅就显得窝囊多了,明明还有反抗的余地,却选择了草草投降,后面还说出了那句令人贻笑大方的“此间乐,不思蜀”。因此,在宋朝时,刘禅像便被移出了汉昭烈庙。

        离开刘备殿后,我们拾级而下,脚步逐渐变得轻缓。眼前是诸葛亮殿,一片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迎面而来。殿堂正中,是那位千古名相诸葛亮的塑像。他身着宽大的道袍,手持羽扇,神态自若而睿智,仿佛在思索着国家的兴衰。那深邃而坚定的目光,仿佛在凝视远方的未来,透出一股不可动摇的信念与智慧。诸葛亮的塑像栩栩如生,让人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汉相。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从容与坚韧,似乎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塑像两侧,分别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他们的存在,仿佛在默默传承着诸葛亮未尽的志业与精神。诸葛瞻身着戎装,神情庄重而沉稳,仿佛随时准备保卫国家。他的目光中透着一股坚定与刚毅,肩负着家族的荣誉与责任。而诸葛尚则显得年轻而英武,身姿挺拔,目光炯炯,似乎在传承家族的荣耀。在最后的伐蜀一役中,父子二人誓死不降,最终战死在绵竹,他们的忠诚与勇气令人动容。据史书记载,临死之际,诸葛瞻还写下了遗书,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吾有三罪,未能除黄皓,制伯约,守江油。”这份遗书,既是对自己未能尽职的忏悔,也是对蜀汉未来的深切忧虑。诸葛瞻在7岁时便失去了父亲诸葛亮,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教导,加之资质平庸,他的成就有限。然而,他对于蜀汉的忠心却是不容置疑的,这份忠诚,使得他的名字被历史所铭记。

        站在诸葛亮殿内,望着这三位英勇的塑像,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与谋略,他用自己的忠诚与才智,谱写了一段传奇的历史。而他的儿孙,也以他们的忠诚与牺牲,续写了诸葛家的忠义精神。游客们轻声细语,仿佛怕打扰了这位伟大的贤相。大家怀着一份敬仰与怀念之情,驻足凝视,仿佛在与千年前的那位智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